代表委员建言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破瓶颈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更高

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让我们信息通信行业从业者方向更明、信心更足、干劲更大。”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代表表示,中小企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突破期,建议推进“5G-A×AI×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中小企业“智改数转”。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徐晓兰委员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表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已应用到49个国民经济领域,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核心产业规模达1.53万亿元。
芜湖机器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礼进委员告诉记者,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然而,许礼进委员通过调研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还面临挑战,如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行业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不全、复合型人才支撑力度不足、中小企业转型意愿不高等。
马奎代表也表示,部分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仍面临着技术应用门槛待突破“不敢转”、行业适配性方案稀缺“不想转”、数智人才结构性短缺“不会转”等问题。对此,他建议,加大前沿技术应用专项补贴,持续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积极构建“AI+工业互联网”服务生态,鼓励链主企业开放AI算法库与行业数据集,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化、低成本、多样性的“智改数转”平台服务。
许礼进委员建议,集中力量支持平台核心技术研究,突破关键基础技术短板,强化基础软硬件工程化攻关。同时,支持产学研各方开展前瞻性研究,加快平台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创新,突破技术边界,拓展应用范围。他还建议,支持高校和职业学院建设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重点技术基础研究,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开展一体化交叉式人才培养。鼓励各地发挥创新应用中心、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等载体优势,吸引综合型人才入驻或开展合作。